從菜園到農場的過程記錄200 真難預期。
2014-12-09 陰晴不定。
早上拍完照片後,割一些草,用昨天買的剪刀剪成小段,本來是應該剪到五公分以下的,但實在是要剪太多了,所以剪七到十公分,那是要放到堆肥袋裡面的,因為過去幾週做的堆肥,都因為草的纖維太長,而變成一大坨,如果剪這樣有用,以後就這樣剪,如果還是結歸球,那就代表剪這樣是浪費時間,那把剪刀也是多買的。
中午本來要去整理菜畦,不過有點懶就沒有動手,傍晚要去澆水的時候三姑進來看一下,說要噴辣椒水,不然高麗菜大概是收不了了,跟她說再試試看,後來澆完水在抓蝸牛,舅舅來了也看了一下,說真的要噴藥,不然就給蟲吃就好。
舅舅回去後,慢慢抓著蝸牛,慢慢思考著,這一切過程的意義,不管是期待的如果,還是害怕的如果,都會突然出現而造就一個新的結果,雖說是種善因得善果,但多努力種善因,得到的結果卻不一定全是善的。
萬事三思而後行是對的,但過度思考且總不實行,雖不一定是錯的,卻是一直在浪費機會,一直在把自己手上的好牌變成爛牌,人總要長大,不會永遠只是個小孩,珍惜自己的每分每秒,用對心的人總會最明白。
by 蔡正基 2014 1210 0230 台灣 彰化市
這兩個是跟其它的不同的實驗方式,但感覺起來樣養會比較粗,這個沒有培土,是用了很多草,好處是長粗比較快,缺點是比較容易被風吹的歪歪斜斜的,因為沒有土做支撐。
只灌火山口,果然水只會在下面,表面如果沒有足夠的覆蓋,容易乾裂,對作物就有一定的影響,除非整個菜畦已經到了能吸附很多水份的狀態,至少目前這個菜畦的土還沒到那樣的程度。
前天就能摘,也前天就該摘了,可一直在等另一棵紅的變紅,今天看那顆還有一小角還沒變紅,所以明天摘不摘還不確定,可是不摘其它的就長比較慢一點。
很難抓澆水的量,現在看來有點太多,土的上面有青苔,但或許也不是什麼壞事,繼續觀察下去才知道。